这两天源顺网
很多人都在吐槽广东干燥
鼻子干、喉咙干、嘴唇干、皮肤干
……
看看广东相对湿度示意图
已经没多少蓝色区域了

广东省各市县 2025-11-22 16时 相对湿度(%)示意图(图源:@广东天气)
提醒!
天还继续干
新的“阿冷”又准备来了
干燥持续
弱冷空气即将抵达
广东省气象台预计,11月23日—24日白天,广东大部分市县天晴干燥,气温缓慢回升,昼夜温差大,早晚清(寒)凉,广东海面风力6~7级阵风8级,逐渐减弱到5~6级。11月24日下午到25日,新一股弱冷空气将自北向南影响广东,全省大部多云转晴天,气温小幅下降,广东海面风力逐渐加大到6~7级阵风8级。
广州市气象台预计,11月23日—24日广州多云间晴,最高气温回升至25℃左右,最低气温回升至14℃左右。
11月24日夜间起受弱冷空气影响,多云转晴,干燥持续,气温小幅下降,风力再次加大。

图/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:杨耀烨
广东具体预报:
11月23日,全省晴到少云。昼夜温差大。最低气温:粤北市县8~11℃,南部沿海市县14~17℃,其余市县11~14℃。
11月24日,粤北、粤西和珠江三角洲西部市县多云间晴天,其余市县晴间多云。最低气温:粤北市县10~13℃,南部沿海市县15~19℃,其余市县13~15℃。
11月25日,全省大部多云转晴天。最低气温:粤北偏北市县9~12℃,南部沿海市县16~20℃,其余市县12~15℃。
广州具体预报:
秋冬时节源顺网
“外燥内湿”怎么办?
秋冬一到,
你是否有这样的养生困惑:
一方面皮肤起皮,
嘴唇干裂,鼻咽干痒;
另一方面又时常身体发沉,
大便粘腻,觉得浑身不清爽。
这可能是岭南秋冬常见的“外燥内湿”。
如何判断自己是否
“湿燥夹击”?
燥伤常见表现:
• 口干舌燥、皮肤干燥脱屑
• 咽痒干咳、痰少或无痰
• 大便前干后溏、排便不畅
湿重常见表现:
• 舌苔厚腻、舌体胖大有齿痕
• 饭后困倦、头脸油腻
• 大便黏滞、排便不爽
如果你的身上同时出现了以上湿重和燥伤症状,即可初步判断为“湿燥夹击”,提示脾胃正受湿燥双邪交攻,需及时调理以平衡气机、润燥祛湿。
如何应对?
祛湿与润燥并举
佛山市中医院针灸科钟伟泉主任中医师介绍,“秋燥夹湿”其实就是津液分布不均,导致该润的地方(上焦)不润,该干的地方(中焦)不干,从而形成了“口干舌燥却身体困重”的矛盾局面。
针对这一情况,中医并不建议简单地“润燥”或“祛湿”——
不建议通过大量饮水来缓解干燥,这样做反而加重脾胃负担、增加湿气;
也不要盲目使用燥烈祛湿药材,这样做会耗伤津液、加剧干燥。
中医指出,调理的关键是恢复津液正常代谢,打通输布和排泄通道。
特别提醒,岭南秋冬养生需遵循“润燥与祛湿兼顾”的核心原则,饮食上宜选性质平和、双向调和的食材,比如:
• 润燥可选百合、南杏仁、银耳、玉竹、海底椰等,清润而不滋腻;
• 祛湿健脾则优先炒薏仁(生薏仁偏凉,炒后寒性降低,更适配岭南人虚弱脾胃)、白扁豆、茯苓、陈皮等,补气祛湿且不伤阴;
•山药、莲子、芡实、太子参、无花果等兼具健脾益气与滋阴润燥之效,是兼顾双方的优选,可日常搭配食用。
两粥两汤助你调理
饮食方面如何调理,中医建议,应注意祛湿与润燥并举,调和脾胃气机。以下两粥、两汤不妨一试。
1
山药薏米百合粥
材料:大米半杯、铁棍山药1根、炒薏米30克、干百合15克。
做法:所有材料放入锅中,加足量水,大火烧开后,转小火熬煮至粥变得软糯黏稠。关火前加入适量盐或冰糖调味即可。
点评:健脾祛湿,润肺安神。炒薏米祛湿不伤阴,山药兼具健脾与滋阴,百合清润润燥,搭配大米中和性质,既能缓解肤干、口干,又能改善大便黏腻,食材平和易消化,日常食用无负担。
2
山药茯苓小米粥
材料:山药30克、小米50克、茯苓10克、陈皮5克、5克南杏仁(或10克干百合)。
做法:所有材料放入砂锅内,加适量水,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40分钟至浓稠。
点评:陈皮化湿理气,山药健脾益气,茯苓渗湿安神,小米护胃养阴,此粥祛湿不伤津,健脾不燥热。
3
四神扁豆瘦肉汤
材料:瘦肉300克、山药30克、莲子30克、茯苓20克、芡实20克、白扁豆20克、生姜2~3片。
做法:干货材料洗净,稍浸泡;瘦肉切块焯水备用;所有材料放入汤锅,加入足量清水,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炖1.5小时,调味即可。
点评:健脾祛湿,滋阴润燥,补而不燥,利湿不伤阴。四神(山药、莲子、茯苓、芡实)是岭南健脾祛湿经典组合,尤其适合内湿偏重、外燥较轻(如仅轻微口干)的人群。
4
无花果南北杏猪肺汤
材料:猪肺约500克,瘦肉200克,无花果干4~5颗,南杏、北杏各10克,生姜2~3片。
做法:猪肺洗净切块,焯烫3分钟;瘦肉切块,用焯烫1分钟;干无花果泡软,对半切开;南、北杏洗净,浸泡10分钟;蜜枣(或红枣)去核。热锅不放油,将猪肺与几片生姜一起翻炒,至猪肺表面微黄,将其余材料放入汤锅,加适量清水,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炖1.5小时,加盐调味即可。
点评:润燥止咳,健脾益气,尤其适合外燥症状突出,且内湿较轻的人群。
广东日报综合广东天气、广州天气、健康有约、佛山市中医院订阅号、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公众号源顺网
七星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